close

6/13更,

片商改片名為「普立茲記者」。

雖然廢宅覺得雪地裡的真相比較貼近電影內容,

但是「普立茲記者」感覺是比較符合市場需求的命名。
 

看完胃會很痛,

不宜與「獨生之國」搭配食用,

急需傻白甜劇情救急。

73323721_3081832255178254_6512344261067800576_n.jpg

 

 

 

一部看之前要內建一點歷史常識的片。

以及最好看過動物農莊。

 

慣例十點心得:

1.合唱曲很好聽,縱使歌詞令廢宅毛骨悚然,一度胃痛,尤其後續表現手法。

2.社會主義的美好建立在人是無私的跟世界上沒有變因。

3.每個人乃至國家都是自私的,看不到聽不到其他人的怒吼,

即使知道但與利益相背時,仍以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。

4.記者應該是揭發事實真相、監督政府的第四權,而非抄爆料公社、八卦版等的複製貼上。

(某方面也得說,因為社會安定才可以這麼清閒,看看香港的記者還要被催淚彈攻擊)

5.沒有行不了的賄,只有不夠多的錢。

6.整體電影畫面偏暗,從頭到尾有種絕望的無力感,加上白雪,更加冷酷無情。

7.利慾薰心,泯滅良知,個人利益凌駕於集體利益。

8.社會主義的中心思想是「犧牲小我,成就大我」,

所以人以百萬為單位死亡也算划算的消耗,真是不把人命當命看。

9.動物農莊應排到假期書單。

10.不認為成長是要用道德良知去消耗,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的熱情,

而非一群利己的機器人,或許年齡不到,希望自己能保持這種心態。

 

 

一部看完的瞬間感覺跟上完大體解剖課一樣,突然不想吃肉也不敢吃肉。

(人肉長得跟雞肉有點像,加上福馬林的味道直接暈)

 

時代背景是二戰前,相信有做學測題本的人都對「史達林跟希特勒的結婚照」有印象,

極左派與極右派怎麼可能會合作,根本是場笑話,但當時的人不覺得,

應該說他們所獲得的資訊「會以為」蘇俄是在進步的,但故事主角不這麼認為,

他覺得事有蹊蹺,可惜沒有人相信他,於是他就跑去了(?!)

當然他有本錢說走就走的前提是他會俄文,他能在那邊生存。

 

劇情方面幾乎在意料之內,比較毛骨悚然的是那群小孩子唱的歌,

「又冷又餓,沒有地方睡覺,鄰居他瘋了,昨天吃了他的孩子」(大概是這樣的詞),

用讚美歌的唱法,唱得你心裡發毛,配上後面主角的各種幻聽,真的打從心底反胃。

還有「飢荒」呈現的方法,白雪皚皚的村莊,卻好像除了雪之外什麼都沒有,

完全沒有人味或是生機,幾個有力氣的人把屍體堆到一台小推車,

一位媽媽死了小嬰兒在旁邊哭啼,一併丟到屍體車上,一對兄妹的家,

他們快餓死了,於是把大哥殺了煮肉湯,小弟不敢吃,二姐跟妹妹吃下去,

後面有城市的一群人為了麵包而打架,又或是前面搬運小麥(?)倒了,

一群人在搶著吃,人間煉獄莫過如此吧!

 

片尾有提到這位記者最後死在生日前,去蒙古採訪的路上,

被蘇俄的特工殺了,而那位報導假新聞還拿普立茲獎的收賄媒體人,

活到很老以及獎沒有被撤銷,可見好人不一定有好報,壞人倒是可以活很久呢!

廢宅的觀點認為這位記者這麼想知道烏克蘭發生什麼事情,除了他身為記者的使命感,

還有他朋友也在查之外,最重要的是那裡是他媽媽的故鄉,他小時候曾經住過的地方,

對那個地方有記憶有懷念,好奇與擔心那裡到底怎麼了,

他查到的結果卻是有黑土的糧倉餓死了數以百萬的人民,

這跟所認知的「計劃經濟」有很大的出入,官方說法卻回覆是「小小的落差」,

可能當人民有數以億計時,幾百萬還好吧(?)

 

「這是一則關於假新聞、腐敗媒體、懦弱政客、冷漠國家的故事。

而最終,這也關於個人勇氣的故事。」——阿格涅絲卡霍蘭

 

人們很好玩,讀著歷史,卻永遠學不懂教訓,這邊的饑荒與計劃經濟,

可以完美比對到中國的大躍進,死了數以百萬計的人民,也同樣得不到效果。

假新聞更不用提,天天都有,然假新聞與腐敗的媒體相輔相成,

媒體業「如果很有職業操守」真的賺不到錢,所以昧著良心做一些「無傷大雅的小事」以賺取金錢及地位,

也是說得去,政客跟媒體如果合作無間,就能背著人民做出很多事情喔!

例子生活中俯拾即是,不勝枚舉,想想就發毛。

 

如果說假新聞太敏感,換句話說就是對執政者或是當事人「有利」的講法,

而刻意去忽略另外一方的觀點,例如公布經濟數據時只講台股萬點跟薪資平均,

而不是薪資中位數與期間的台股市值增加或減少,斷章取義擷取有利的部分也算,

最後發現除了課本之外,假的東西還真不少,中立的敘述真的很難找。

 

以及歷史課本也可能假的,史書的存在是為了鞏固當朝政權,

會盡可能修改掉對自己不利的部分,加強對自己有利的部分,

像課本把國軍撤台講的輕描淡寫,甚至沒有提到廢宅阿公那一批「血書」才能撤台的「史實」,

不過這個好像對現在的人來說不重要了,要不是家裡有「真實故事」,我也不會從小就在懷疑課本。

 

如果有看過「動物農莊」在看這部片應該會更有感,

因為很多點都是應對穿插著的,那些隱喻廢宅就沒很看懂,有點可惜。

 

題外,期許自己也可以通很多國語言,因為一種語言一種腦袋,語言是媒介,可以去看去接觸更遼闊的世界。

arrow
arrow

    湘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