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謝妞新聞的贈票,
可以看到特映還有導演映後座談,
映後座談最棒的是可以知道真.結局。
比較有趣的是上次有參與到映後座談的電影,
女主角也是陳意涵(BBS鄉民的正義)
照慣例十點心得:
1.看到最後才知道是改編韓國電影。
2.倒敘法起頭,講故事然後結束。
3.以台灣法律來看未成年應該會被強制安置吧。
4.好男人的定義是有工作有點錢跟身體健康,
或是有工作有點錢跟洗衣做飯整理外加寵著哄著。
5.醉過方知酒濃,愛過方知情重。沒遇上都隨便,栽了就糟了。
6.如果愛情那麼容易解釋,就不會有那麼多人痛苦了。
7.不要隨便亂翻東西。
8.別「自以為是地為對方著想」,講出來就解決了何必拐彎抹角。
9.「永遠」只要消失一方就不成立。
10.主動搭訕也是有機會成功的呢(?)
十分可以給七分,
少得三分是覺得有些演員有點棒讀跟沒有喜歡的演員。
以下如果有「為賦新辭強說愁」之感,
廢宅深感遺憾,
看千本言情小說也比不上談一次戀愛,
嗚呼哀哉。
因為電影還沒上映,
改變一下順序,
有劇透的心得放下面。
片頭一開始很愉快的節奏,
讓廢宅開始一分鐘就覺得不妙,
這一切都是鋪梗都是套路,
前面笑得越開懷,
後面哭得越心碎,
趁著前面還輕鬆愉悅的時候多笑一點,
別管不合理的地方了。
這部的梗是「每個人都值得一段奮不顧身的愛情」,
裡頭的戀人算是有三對,
K跟Cream,
牙醫跟女攝影師,
貓貓新人跟經紀人。
K跟Cream無疑是一段虐戀,
相知相愛相惜卻不能相守,
「愛他,就不該自私」,
相愛的兩人為彼此著想,
卻想的太多太超過,
忽略的對方的愛也是覺得他好就好,
K寧願自己一個人等死,
也不願讓Cream再承受一次摯愛離開的痛,
因為知道Cream承受不了。
Cream知道K的用心良苦,
也朝著他所希望她要過的以後邁進,
卻忘了沒有K的未來,
Cream會覺得無味喪失生命的意義。
牙醫跟女攝影師,
根據導演的說法是,
「兩個相愛的人在錯誤的時間相遇,
中間分開各自成長後,又重新走在一起。」
愛久了習慣了以為沒有對方又如何,
殊不知早像水陽光空氣一般的存在,
沒有就不習慣不接受,
場面上嘴硬著說可以沒問題,
其實不然。
暫時分開,是為了彼此要走更長遠的路。
貓貓新人跟經紀人在劇中沒有多加著墨,
頂多就是經紀人的佔有慾稍稍大了些,
不喜歡貓貓新人跟其他人有太親暱的接觸。
暱稱方面覺得詮釋的很好,
通常都會幫自己喜歡的人啊物啊取名字,
像我的電腦跟手機都有自己的名字。
名字像是種區分又像是種宣示主權,
廢宅自己就有不少名字,
留在各式各樣的場合用。
K跟Cream,都是/k/的發音,
宋媛媛希望跟張哲凱有關係,
硬是幫兩人加上了相似之處。
所以說好男人的定義到底是什麼(大寫問號),
從小聽到大的有三種,
別人的,死了的跟還沒出生的,
簡言之,永遠不會是看得到又吃得到的。
關於所謂的「好」應該是因人而異,
K所說的「有工作有點錢且身體健康」,
聽了是挺反感的,很刻意也很針對。
與「錢不是萬能,但沒有錢萬萬不能」異曲同工,
「愛不能吃,但沒有愛其他也沒啥用」,
所以說那個愛這麼虛無縹緲的感覺,
真的很嚴格呢!
故事的開頭挺霧煞煞的,
ALin在錄一首連她都唱不下去的口水歌,
明明旋律好聽歌詞卻毀了一切,
她決定不錄了不錄了(乃哥4ni),
司機小游放出朋友阿邦給的歌,
ALin聽完覺得可以請小游帶她去找這首歌的作詞人,
阿邦表示唱的人是K,
作詞人是Cream,
K死掉了Cream消失了,沒人找得到。
從這裡開始倒敘屬於K跟Cream的故事。
K(張哲凱)跟Cream(宋媛媛)從十六歲認識,
不久後同居(這邊想吐槽這樣沒問題嗎),
為了要讓觀眾快速帶入感情,
像是唸故事一樣,
從高中到大學,
拍畢業照到出社會年近三十時,
他們是同學,像家人,互相喜歡卻不談愛,
或者該說,避而不談愛,
直接從友情昇華成親情,
從十六歲之後幾乎是兩人相偎相依,
是習慣或是愛也談不清。
時間快轉到他們共同接到一個新人,
稍稍大牌想改詞惹的Cream不高興,
兩人不打不相識後來變成朋友。
貓貓(新人)想要把詞改成永遠,
可Cream覺得「永遠」不切實際,
下輩子比較好。
K在回家後一邊哄著Cream一邊說服她修改,
並且提供靈感(兼談情說愛)。
繼續快轉到因為K知道自己時日不多,
當Cream問他有什麼願望時,
K:「希望妳找個好男人嫁了。」
Cream疑惑著問:「那你娶我不好嗎?」
K嘴角失笑:「我不是個好男人。」
Cream又問:「那好男人的定義是什麼?」
K仔細地答:「有工作、有點錢跟身體健康。」
接著Cream就開始物色K所謂的好男人。
這什麼概念20點求解(當奇摩知識家逆)?
當喜歡的人要妳不要愛他並且找個好男人嫁了,
正常來說不是該一拳打下去,
煞氣的講「誰希罕啊你有意見就是了?就是喜歡你還嫌棄喔」,
而不會是真的去物色好男人搭訕求交往並把自己嫁掉。
所以說談戀愛的人都是腦子都有待商榷,
頭腦是個好東西,可惜戀愛中的人不需要。
難怪廢宅魯到現在,傳說做人不能這麼霸氣,該檢討。
優秀的Cream搭訕到一個牙醫,
雖然他有訂婚對象,但她依舊鍥而不捨,
而K也透過關係身家調查牙醫,
查出他訂婚的女友有小王,
並且拍了資料照片,
甚至還去找她表示希望解除婚約,
因為Cream喜歡她男朋友,
且他時日不多需要幫Cream找台提款機,
她也開出條件,
要K當她的攝影展主題人物,K答應了。
阿邦(算工作朋友)問K:「Cream都幾歲了還不會挑男人嗎?」
K無奈且自嘲著自己:「看看我,你覺得她眼光可以信嗎?」
阿邦:「……確實不能。」
接著一切挺順利的,
牙醫跟未婚妻分手,
牙醫跟Cream開始談戀愛,
並且正式認識K,
知道K之於Cream像爸爸像媽媽像哥哥卻不是情人,
甚至很帥氣的邀請他幫Cream挑婚紗。
雖然我覺得這邊根本是宣示主權意味,
「嘻嘻就算你幫她挑了婚紗但是看得到吃不到呵呵」。
K跟牙醫前未婚妻(女攝影師)的對話也挺重要的。
女攝影師:「那你死掉之後東西都要給我。」
K:「不行,這都是Cream的。」
女攝影師:「你很矛盾欸又不給人家記得又要留東西逼著不准忘。」
對啊真的很矛盾欸自我中心重症。
悲傷橋段第三名頒給無聲吃宵夜,
K晚歸沒吃晚餐Cream熱了麵,
兩人用賴溝通,
K打出「我愛妳」後刪掉,改成祝你幸福。
第二名頒給婚禮場面,
K牽著Cream的手,
將他交給他以外的男人,
把自己的摯愛送給別人,
從今以後不再有關係。
第一名頒給拍第二張合照,
K手裡拿著兩試穿婚紗的拍立得,
等待拍照的倒數同時也是生命的倒數。
K跟Cream的故事到這邊結束,
算是開放式結局,
而別人的故事在持續進行著,
牙醫帶著花到K跟Cream的墓,
牙醫去前未婚妻的攝影展,
看著K的死前紀錄與K跟Cream的錄音紀錄。
ALin聽完阿邦敘述K跟Cream的故事,
決定要改錄這首「有一種悲傷」。
回馬槍的是,Cream在K病情急轉直下時就知道了,
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演給K看的,
Cream愛著K的方式是「照著他所要的過」,
可惜撐不到最後,還是失敗回去找K。
全劇最悲傷要頒給牙醫,
被未婚妻戴綠帽,
還有一位根本沒將自己放在心上的妻子,
幫了未婚妻的攝影事業,
買花買蛋糕放了感情試圖去愛妻子,
妻子至始至終愛的都是別人,
根本工具人的血淚紀錄,幫QQ。
映後的QA問導演「所以Cream到底真死假死?」
導演說原本是真死,
在K斷氣後Cream抓了剩下的藥吃,
一起共赴下一段旅程,
不過這段剪掉了改成開放式結局,
如果注意一點尾聲有倒水要嗑藥的準備。
廢宅哭點很低,
除了前面搞笑場面外後面狂哭爆哭,
解釋病情哭,
去找牙醫未婚妻求讓人哭,
K被牙醫未婚妻拍照哭,
K交代牙醫未婚妻身後事每年寄禮物寄三年,
Cream知道K病情哭,
Cream聽牆角哭,
兩人模擬婚禮哭,
K把Cream的手交給牙醫哭,
K被拋棄哭,
K在洗衣間哭的時候我也在爆哭,
再次感謝陪廢宅去看電影的小夥伴,
適當的時候有肩膀可以靠有手臂可以抱。
應該會來個二刷,
想看一些來不及注意的細節,
以及奔跑那段在西門町天橋挺想來玩的,
國片的好處場景常常似曾相識,
可以來場聖地巡禮。
適不適合情侶不知道,
一個人去看電影也是很驕傲的(挺,
還可以順道哭自己邊緣自己魯(自嘲。